品牌故事
联系我们 CONTACT

地址: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大道654-19号

电话:400 859 4678

邮箱:cnzshyy@163.com

品牌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品牌故事

23年甘肃6人摘“发菜”获刑发菜是啥?为啥能成一级保护植物?

发表时间:2025-04-14   来源:品牌故事

  2023年甘肃有六位老乡因为上山挖“菜”被判刑,这事儿听着挺稀奇吧?这挖的可不是一般的野菜,而是大名鼎鼎的“发菜”。

  就是那个名字听起来特吉利,跟“发财”就差一个字的“发菜”,逢年过节不少人还爱买点儿图个好兆头。可这六位老乡怎么也没想到,这“发菜”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,挖了它可是要吃官司的。

  这下好了“发财”没发成,反倒把自己送进了牢房,这“发菜”到底是何方神圣?为什么身价如此高贵,它和平时吃的“发菜”又有什么区别?

  这6个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,平日里除了种地,也没什么别的收入来源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

  2022年的夏天的一天,他们听说这荒山上长着一种叫“发菜”的东西,晒干后能卖不少钱,一斤能卖到三百多块。

  这“发菜”名字听着就吉利,跟“发财”就差一个字,在当地一些人眼里,这可是好东西,可是能带来好运的象征,逢年过节都得买点儿图个彩头。

  三百多块一斤,这要是能挖个几十斤,那是一笔不小的收入,想到这里他们心里就痒痒的,琢磨着上山碰碰运气。

  在他们看来,这“发菜”无非就是一种野菜,漫山遍野都有,挖点儿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  这“发菜”长什么样?其实他们心里也没个准数,只听说长得像头发丝儿,黑乎乎的,贴着地面长。

  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们还真找到了不少,这东西长得确实不起眼,不仔细看还真容易被忽略。

  他们小心翼翼地把“发菜”从土里拔出来,一点一点地收集起来,像宝贝一样装进袋子里。

  可他们并不知道,危险正在悄悄逼近,就在他们满载而归,准备下山的时候,几名民警忽然出现在他们面前。

  六位老乡顿时愣住了,在他们眼里发菜就是一种普通的野菜,漫山遍野都是,怎么就成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呢?

  民警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让他们打开袋子,检查里面的东西,当看到满满五袋发菜时,民警的表情更加严肃了。

  经过称重,这满满的五袋子发菜一共有37.49公斤,已经构成了犯罪,随后几个人便被带走了。

  随后这些发菜被送去鉴定,鉴别判定的结果证实,这些正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发状念珠藻,也就是俗称的“发菜”。

  这六位老乡也是后悔不已,在庭审现场便积极认罪悔罪,而且还说愿意承担对应的责任。最后六个人不仅被判处了不同时长的管制,还被罚了钱。

  之前在他们6个人的眼中,发菜就是一种可以卖钱的“野菜”,挖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挖了还能赚钱。

  原来这发菜虽然名字里带个“菜”字,但它跟平常吃的蔬菜完全是两码事,它其实是一种陆生蓝细菌,学名叫发状念珠藻。

  它对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氮,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营养的东西,从而改良土壤,防止水土流失。

  耙搂、铲地皮、刮发菜土这样的形式,都是把有长了发菜的这一块土地刨开,然后把里面的发菜一点一点捋出来,是非常破坏土壤生态的。

  民警告诉他们,每采摘二两发菜,也就是100克,就等于破坏了16个足球场大小的草原,而且这片草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才能恢复原状。

  听到这一个数字,六位老乡都傻眼了,因为他们摘的可是二两的几百倍,他们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为了几百块钱,竟然会造成如此巨大的生态破坏。

  或许有人会问,既然发菜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,那为什么餐桌上还能见到“发菜”的身影呢?

  其实大家平时吃的那种能煮汤的“发菜”,大多是海发菜,也叫龙须菜,是一种生长在海洋里的藻类,跟陆地上的野生发菜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
  海发菜颜色比较浅,多为紫红色、棕色或淡金色,口感也跟野生发菜不太一样,更爽脆一些。

  而且海发菜可以人工进行养殖,它本身长得也比较快,因此大家就算是正常吃,也不会对环境能够造成破坏。

  而野生发菜,还没有能实现大面积的人工培植,而且有些地方因为大量地采收,这种资源在当地几乎已经快要枯竭了。

  野生发菜因为生长缓慢且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,所以国家才把它列为一级保护植物,禁止采摘和食用。

  所以这“发菜”的故事还真不简单,六位老乡的遭遇也给大家提了个醒,有些“宝贝”可不是随便挖的。

  以后想吃“发菜”解馋,认准海发菜就对了,既能满足口腹之欲,又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破坏环境,还能避免牢狱之灾,何乐而不为呢?